李强总理定调经济新动能,57万亿基建狂潮来袭!
发布时间:2025-08-27   浏览:86次

  57万亿!这不是天文数字,而是全国24个省市已经亮出的2025年基建投资计划总盘子。作为工程人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数字,更是一场即将席卷全国的建设浪潮。

  8月18日,国务院全体会议上,李强总理明确释放信号:要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。怎么对冲?

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atermark=1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

  关键一招就是基建投资。会议特别强调要“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改造”,这为我们工程行业指明了接下来的主攻方向。

  从各地已经发布的项目清单来看,这轮投资有三个明显特点:一是规模大,浙江一个省就安排了7.5万亿的投资项目;二是结构优,产业项目占比普遍超过50%,不再是单纯的“铁公基”;三是区域协调,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提升,新疆年度投资计划增加了560亿元。

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atermark=1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 (12)

  对我们工程行业来说,这次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重要变化。除了传统基建,新基建、城市更新、民生改善类项目明显增多。

  比如北京要推进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,上海安排了186项重大工程,其中城市基础设施类就占65项。这些项目更注重质量提升和民生改善,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会修路架桥,还要懂城市更新、会做智慧工地、能搞绿色施工。

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民间资本参与空间大幅扩大。国家发改委已经推介了10.28万亿元的项目,今年还要在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领域推出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。

640_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atermark=1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 (1)

  这意味着,除了国企央企,我们民企也能分得一杯羹,可以通过特许经营、委托运营等多种方式参与项目建设。

  从更深层次看,这轮基建投资正在重塑行业发展格局。一方面,投资重点向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倾斜,要求我们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;另一方面,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,为我们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了契机。

  更重要的是,随着新基建比重的提升,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

  作为工程人,我们既要看到机遇,也要做好准备。57万亿投资带来的不仅是业务量,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。从施工方式到管理模式,从市场开拓到人才培养,都需要我们主动求变。

  大幕已经拉开,机会就在眼前。这场基建浪潮必将为工程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,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